智能养殖技术突破传统局限
智能养殖技术为渔业发展带来新突破。深远海养殖工船搭载的水质监测系统,可实时检测海水的酸碱度、溶氧量等指标,通过自动调节网箱位置和换水频率,为鱼类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某养殖企业使用该系统后,鱼类存活率提升 25%,生长周期缩短 10%,且养殖过程中无需投放抗生素,保证了水产品的品质。
水下机器人在渔业资源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搭载的声呐设备可探测 300 米范围内的鱼群分布,数据精度较传统捕捞调查提升 40%。渔业部门根据这些数据制定科学的捕捞限额,使近海渔业资源的恢复速度加快 15%,实现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让智能技术成为守护海洋生态的助力。
水下机器人在渔业资源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搭载的声呐设备可探测 300 米范围内的鱼群分布,数据精度较传统捕捞调查提升 40%。渔业部门根据这些数据制定科学的捕捞限额,使近海渔业资源的恢复速度加快 15%,实现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让智能技术成为守护海洋生态的助力。
除非注明,文章均由 重庆中经产业经济研究院 整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