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为产业园区2022年发展指明了哪些方向?又为产业地产行业透露了哪些信息?通过对报告的梳理,我们归纳如下:
1、制造业全面回归
过往两年的全球疫情,以及更早开启的中美贸易战在内的一系列全球战略变局,都表明一个铁的事实:制造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坚实的基础。中国作为世界上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近两年抗疫所需的各种医疗物资、恢复生产需要的机器零件、日常生活必需的各类用品等的背后,其实都是坚实的制造业底蕴在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包括互联网、金融等在内的中高端服务业,所服务的对象归根结底也要溯源到制造业支撑起来的整个实体产业体系。
2021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14 万亿元,增长 8.1,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8.2,说明中国经济近年来的“脱虚就实”,回归实体产业各类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2022 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 “要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融资层面,政府将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同时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2、强化科技创新能力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概念。报告明确,要进一步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
在 2021 年企业研发经费增长 15.5的基础上,2022 年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 提升科技中介服务专业化水平。同时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从国家层面对企业创新给予大规模资金支持。
此外,报告还强调,要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还特别强调了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3、大力扶持中小实体企业
大型龙头企业固然代表了一个地区的产业高度,是构建本地主导产业的“骨架”,但大量中小实体企业的存在,才是构成本地产业生态圈的“血肉”。中小实体企业的存在与否,不仅关乎一个地区的产值、税收,更与就业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年初的政策导向来看,为中小型实体企业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保证大多数企业活下去,是 2022 年的工作重点。
政府工作报告表示,2021 年国内新增减税降费超过 1 万亿元,特别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税费,并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信贷投放,继续执行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超过 40。2022 年将一方面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另一方面综合考虑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对留抵税额实施大规模退税,预计 2022 年全年退税减税将达到 2.5 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 1.5 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4、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自主经营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和带动能力。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弘扬企业家精神,制定涉企政策要多听市场主体意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业创新、安心经营发展。
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2022 年大的产业政策导向已经相当明确: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在当前国际形势和产业大环境下的“压舱石”,科技创新是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破局的“爆破点”,中小实体企业是保持区域产业生态活力的“源头”,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小企业主经营发展的“定心丸”。
对于产业地产行业来说,承载中小微实体企业本就是应有职能。在此基础上,如何通过产业招商、园区运营、产品创新等方式和手段,围绕政府花大力气招来的龙头制造业企业做好上下游配套和产业生态圈,从中寻找自身价值和商业机会,进而为区域的科技创新出一份力,同样是所有园区开发企业应该重点思考。
重庆中经产业经济研究院致力于为各地政府、企业提供项目策划、产业规划、产业招商、产业转型升级领域的咨询与解决方案,是国内首家专注园区经济的研究机构。由高翔院长主编的《产业地产定位解码》凝聚了上百个产业地产项目成功服务经验,近五十个招商成功案例,对产业地产八大定位系统逐一解码,是实力产业地产研究机构中经智库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国内第一本产业地产定位实践指南。中经智库深耕产业地产十年,聚焦园区发展咨询的实战性与产业发展规律研究,能够为政府、企业提供更为高效和具有前瞻性的产业咨询和实际问题解决方案,因为我们更懂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