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小商品模具看中国,中国小商品模具看义乌。
义乌被誉为“中国小商品之都”,义乌人曾用勤劳、勇敢,开创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但是在最近几年的新国货品牌崛起中却罕见义乌品牌的踪影。
2021年7月27日,杨倩夺得奥运首金,义乌生产与夺冠子弹一同起飞,从淘宝收到求购同款发夹的需求开始,义乌商家立即调整生产线,盘点库存和原材料,快速投入批量生产,24小时后商品就发到消费者手中。
2022年2月5日,冬奥会开幕式结束第二天,网上就已经挂出了冬奥会同款鸽子灯购买链接。与制作特许的“冰墩墩”不同,鸽子灯更像是“野生周边”,它和夏季奥运会射击冠军杨倩头戴的那款小黄鸭发夹一样,成了义乌的又一次“亮相”。从平时批发价不会超过10元/个的PVC手持气球到奥运概念周边的鸽子灯,零售价比传统PVC气球灯翻了5倍以上。
这样“与时间抢销量”的爆款故事已成淘宝店主和工厂们的常态。热点事件1小时内快速上架抢占一波关注度,24小时内完成热销饰品的再生产,借热销势头线上线下批发零售同时推进。义乌商家和工厂的“热搜反应力”已经形成机制。
数据显示,目前在义乌淘宝商家背后,至少有2000多家优质工厂商家、15万饰品从业人员随“热搜”而动。正是这些成百上千的企业才造就了义乌的奥运速度,这些大大小小的企业也是义乌经济的根基所在。
一、义乌小商品的产业模式遇到挑战
以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国际商贸城为中心,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工业区。全球的市场需求反馈到义乌,这些工厂立刻就能响应,制造出物美价廉的商品。从工业区到商贸城,开车时间少则5分钟,多则1个小时,这就是义乌小企业与全球市场的距离。然而现在,这种产业模式遇到挑战。
第一,园区拆迁。2020年7月,《义乌市城市大提升行动方案》出台,要求全面推进义乌城乡各领域大提升,开展全市问题大起底大整治,明确提出“加快主城区15个区块有机更新”,要求多个园区拆迁。拆迁所带来的找地难、房租贵,货币化安置形成的税收负担等问题,让义乌中小企业陷入了生存窘境,更难以实现转型升级。
第二,税收达标。2020年5月,义乌市发布《关于开展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全面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的实施意见》,义乌将面向全市范围内用地面积3亩以上的工业企业、规上企业的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工业性投资等指标进行评价,分行业评出ABCD四类企业,并实施差别化政策,对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的“低产田”进行大力整治,降级或者减少政策优惠。
第三,工业限电。为实现“十四五”浙江高质量发展、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企业技改节能,义乌市实施精准、切块有序用电。这对于制造业发达、小商品出口旺盛、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义乌来说影响巨大。由于电力限制,义乌市的企业运营产能急剧下降,有些企业甚至只能以一半的产能运营。企业的生产受到限制,企业的经济效益缩减。
第四,用工难。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就业人口双双呈现下降趋势。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自2012年以来,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到2035年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在8亿人左右,相比2018年将减少近1亿人。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年轻人就业观念发生转变。由于制造业工作时间固定、管理制度严格、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年轻人对制造业就业的意愿越来越低。他们更看重自由,与制造业相比,外卖、快递等服务行业对年轻人吸引力更强。市场供给侧劳动力的减少和年轻人就业观念的改变,加剧了义乌小商品企业的招工难、用工荒现象。企业的人才不足,人力成本上升,使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变得更为困难。
二、小微企业园打造义乌小商品制造升级版
按照义乌市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到本世纪中叶义乌要建设成为高质量高水平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到2035年建设成为全球大众贸易双循环中心、“一带一路”开放创新中心、全球重要物流中心、特色产业智造中心、区域经济中心、长三角重要交通中心、区域公共服务中心、高质量发展示范中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展示中心。
去年,金华金东区发布《金东区工业园区“二次开发”三年行动计划2.0版(2021-2023年)》,明确要求以“打造小微企业园升级版,助推小微企业集聚转型发展”为目标。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围绕传统制造业发展特色小微企业园。
为寻求突破和发展,浙江锦绣南国科技有限公司委托中国产业地产实战型智库——重庆中经产业经济研究院,立足于义乌、金华两市产业发展现状,承接义乌外溢产业,前瞻性考虑产业转型升级对物理空间的需求,决定对锦绣南国原有223亩工业园进行园区更新。
围绕目标,锦绣南国与中经智库共同成立锦绣南国科技园项目小组,通过近半年的前期大量调研,政策研究和标杆项目考察,结合产业定位理论,提出绿色新材料、智能制造、文化礼品三大产业方向,同时通过金华、义乌企业大数据研究,结合目标企业需求分析,对项目产品定位、配套定位、服务定位、招商定位以及运营和投融资模式进行顶层设计和落地规划。
目前锦绣南国科技园项目正在积极申报小微企业园,前期招商工作也在同步推进。项目建成后,将优先承接金华、义乌市周边区域中小企业转移,同时导入新兴产业聚集,为促进金义新区打造高新产业集聚、金融商务繁荣的国际化现代城区贡献力量。
重庆中经产业经济研究院致力于为各地政府、企业提供项目策划、产业规划、产业招商、产业转型升级领域的咨询与解决方案,是国内首家专注园区经济的研究机构。由高翔院长主编的《产业地产定位解码》凝聚了上百个产业地产项目成功服务经验,近五十个招商成功案例,对产业地产八大定位系统逐一解码,是实力产业地产研究机构中经智库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国内第一本产业地产定位实践指南。中经智库深耕产业地产十年,聚焦园区发展咨询的实战性与产业发展规律研究,能够为政府、企业提供更为高效和具有前瞻性的产业咨询和实际问题解决方案,因为我们更懂产业。
本文作者:重庆博川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 董事
重庆中经产业经济研究院 副院长——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