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一直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新时代,各地招商引资的形势已经发生重大改变,传统招商方法效果日渐式微,相比传统招商引资方式,产业集群招商已成为各地新的招商方式。重庆是我国采用产业集群招商引资的典范城市,我们通过研究重庆产业集群招商,了解什么是产业集群招商,同时提出新时代,产业集群招商的创新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重庆产业集群招商案例
1、重庆笔电产业集群招商
重庆最开始是没有笔电产业基础的,后来重庆的笔电产业占到全球销售和生产量的1/3,就是采用产业集群招商的结果。当时就任重庆市市长的黄奇帆发现全球一年笔记本电脑的销售和生产量是1.8亿台,一半在上海、苏州、福建和广东等中国沿海城市制造,内陆西部是没有的。沿海做这个是加工贸易,从外边把零部件原材料运到沿海很方便,加工完了大进大出,到重庆以后就发现要想沿海的加工贸易或者全世界的这种产业集群到内陆来,必须解决物流问题,必须让他的产业链垂直整合就在一个地方一下子解决掉。所以,黄市长就到硅谷去跟几个笔记本电脑的大企业谈判,说来重庆搞几千万台电脑,重庆一定在两年内把几千万台电脑80%的原材料零部件在重庆本地化,半小时车程全部可以运到,如果达不到一切物流成本我赔。经过测算,如果几千万台电脑在重庆生产,一切零部件厂商一定回过来,根本不用招商,因为全球的1/3电脑在重庆,他不到我这设厂还到哪儿设厂。但是如果只搞500万台,一个零部件厂可以顺应两三千万台,到你这规模效益不好。所以就是零部件原材料一体化整合,跟整机厂说有零部件,整机厂同意了便跟零部件厂去开会,一年开一次,开一次就来个几百家,三年开了三次,来了一千家。所以重庆现在有一千个笔记本电脑的零部件厂商,每年生产六千万台,等于全球1/3,这个基地就起来了,整机和零部件加起来就有四千亿左右的产值。这个招商就靠产业链,把产业链完整齐全,亮到明处,包括销售结算整个都要说清楚。
2、重庆汽车产业集群招商
重庆一年的汽车产量最多时达到330万辆,全国名列第一。汽车产业在全国很多省份都有,为什么重庆能做到最大,也是采用产业集群招商的思路。黄奇帆在重庆任职的时候发现,中国的汽车厂很奇怪,一个省一个,上海有上汽,一汽、二汽、北汽各种汽车公司都不去上海开厂,上汽也不会到一汽、二汽的地方去,大家各占一个。然后各个省如果招了上汽,一般不会再去招一汽、二汽,因为有面子问题,把你大头招来了,不能去招别人了,这个是不对的,要集群。所以我们招笔记本电脑上中下游产业链一体化,把全球所有的做电脑的企业都招来,同类项集群,然后,这个集群既可以为这个公司服务,也可以为那个公司服务,这样规模效应会比较好。汽车也是这种集群,重庆有一千多个汽车原材料工厂,百分之八十几的汽车原材料本地造。除了长安以外当时黄奇帆市长还招来了12个国内外汽车厂商,上汽、北汽、二汽都在重庆做,每个都做了几十万,还有外资企业5个,这么一来这个集群堆在那里,零部件又是扎堆供应,成本比较低,越成本低大家越是愿意来,所以重庆形成了一个六、七千亿的汽车产业集群。
二、什么是产业集群招商?
通过重庆案例研究,我们可以总结,所谓产业集群招商,就是把经营同一种产业的企业群体在地理上集中,既包括同一类企业集聚,也包括其上下游产业链和相关支持性服务行业的集聚的招商。产业集群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1、地域化集聚。
产业相对集中的地方,自然会形成地域优势,根据地域优势进行科学分工,是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企业集群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在一定的区域内集中布局,由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构成自发性企业群落,通过衍生、扩张、拓展形成更大范围、更大影响的区域布局,从而集聚生产要素和释放规模效应。同时还带来了信息的集聚、人才的集聚,甚至竞争的集聚,大大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
2、专业化分工。
产业集群的生产经营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特征,这也正是其能够不断成长的重要原因。专业化分工形成的社会化分工网络,把人员培训、销售网络的建立、运输成本的降低、原材料的供应全部纳入到专业化的分工之中。这种专业化和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可能形成地区性新产品、新技术的孵化器, 国内外最新的技术就会向该地区聚集,形成企业集群发展壮大的良性循环机制。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将促进劳动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并使生产效率成倍提高。
3、社会化协作。
随着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服务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推动服务性工种逐步从企业内部转移到企业外部,将出现一批专司服务的企业,提供专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产业集群发展所集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还会带动运输、仓储、电信、餐饮、旅馆、娱乐、教育、卫生、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三、产业集群招商方法
1、规划先行,有的放矢
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是产业集群招商的基础。根据完善而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招商部门才能把有限的资源用在重点产业的招商上,同时,政府可以在相关政策上对重点产业予以倾斜,在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和产业中介服务水平上有所作为。
在产业集群企业的选择上,一般选择出口量大、总成组装式、能在当地大量采购零部件的龙头企业比较符合产业集群发展需要。
在选择外企时,应精心选择技术能力略高于本地配套的外资龙头企业,这样才能形成带动效应。如果外资龙头企业技术水平过于领先,则曲高和寡,本地企业难以配套。
与此同时,政府应积极搭建产业服务平台,为产业集群企业提供全面系统的公共服务,加速企业的成长。另外服务于产业集群并起着关键作用的中介机构,如技术检测中心、评估认证机构,它们的建立或引进将对产业链的培育和强化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抓龙头,带配套
通过产业集群招商,无疑可以提高招商的成功率,减少盲目性。在产业集群中,引进哪个环节的企业也大有讲究。重庆笔电招商实例告诉我们,龙头、核心企业是产业招商的关键。引来一家核心企业,往往能引来一连串配套企业, 甚至能凭空打造出一条新的产业链。
3、专家招商,团队协作
产业园打造产业集群,实施产业集群招商,需要熟悉产业特点的专家型招商人才,通过各司其职,团队协助,真正显现产业集群招商的效果。
4、 明确方向,精准招商
在产业集群招商要充分运用产业招商地图,所谓产业招商地图,是指对各个产业及细分市场行业规模、产业链结构、链上企业数据等进行的研究和探索。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能够快速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提升区域产业在价值链中的整体地位;同时,招商人员可以按图索骥,有的放矢,做到精准招商。
5、规划落地,突出特色
招商引资中要有明确的产业规划,才有清晰的产业链招商路径,在制定空间规划时,必须注重产业的关联性,链上企业或关联度较强的企业要有计划地放在同一园区内,打造专业园区、特色园区。并结合产业延伸和产业链招商的要求,超前做好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配套。
6、“四链”招商,构建集群
所谓“四链”就是建链、补链、稳链、强链。“建链”是产业链招商的第一步,围绕一个核心产业(龙头企业),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筛选优质供应商, 通过开放供应链、资源共享、政策扶持、联合研发、基金并购等方式搭建产业链合作生态;“补链”是在园区已经有一定产业基础,产业链初步形成之时,围绕产业链条的缺失环节展开针对性招商, 目的是延展和扩充产业链条,打造更稳定、更强大的产业集群;“稳链”是在产业链面对外部冲击时做出的应急措施,通过政策落地、政府采购、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等方式,分级分类做好“链式服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逐渐畅通;“强链”主要针对产业链已经较为完善、但价值链欠缺的地区,通过引进高附加值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
重庆中经产业经济研究院致力于为各地政府、企业提供项目策划、产业规划、产业招商、产业转型升级领域的咨询与解决方案,是国内首家专注园区经济的研究机构。由高翔院长主编的《产业地产定位解码》凝聚了上百个产业地产项目成功服务经验,近五十个招商成功案例,对产业地产八大定位系统逐一解码,是实力产业地产研究机构中经智库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国内第一本产业地产定位实践指南。中经智库深耕产业地产十年,聚焦园区发展咨询的实战性与产业发展规律研究,能够为政府、企业提供更为高效和具有前瞻性的产业咨询和实际问题解决方案,因为我们更懂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