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可曼提出过一个很著名的教育理论——赫可曼曲线,该理论认为不同年龄孩子的教育投资回报率是不同的,0-3岁早期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为1:18;3-4岁下降为1:7;小学下降一倍,为1:3;大学下降更厉害,直接跌落为1:1。
显而易见,年龄越小,教育的投资回报也就越高。
三胎配套政策接踵而至。
9月26日,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国务院决定废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3部行政法规。
9月27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要求完善人口生育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研究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住房等方面支持政策,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目的只有一个,“为了适应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护航三胎,清除阻碍。
其实为了提高出生率,高层是煞费苦心,房地产调控、校外培训机构整顿等等,一环扣一环,招招都是“稳准狠”。
在趋势面前,相关行业大受打击。比如说房地产一哥——恒大,摇摇欲坠;比如说教培一哥——新东方,断臂求生。
由此衍生出的相关报道更是长期占领着舆论的高峰,让人压抑。
当大部分读者感叹大势已去,机会渺茫时,也有部分人士发现,机会还是存在的。
一、四分之一的城市,平分50万个托位
为了解决当前养育新生儿的经济问题,有关部门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以三胎政策为基础,提出全面实施三育一体化。
三育一体化指的是把孩子的生育、养育和教育进行一体化实行,由国家来支持帮助。
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大力发展托育服务体系。
2021年3月13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重磅发布,其中第四十五章明确量化了托育的发展空间和规模。
纲要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的托位数从目前的1.8提升到4.5托位;支持150个城市利用社会力量发展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50万个以上。
这意味着中国有四分之一的城市需要平分这50万个托位。按照一个中大型托育机构有100个托位计算,需要有5000家示范性普惠托育机构。5000÷150≈34,也就是一个城市最少需要有34家示范性普惠托育机构。
北京作为国家政策的风向标,已经出台相关政策。
2020年10月29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表示,为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2020年至2025年,北京市将计划建成不少于34家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对于规模在1万人以上的新建居住区,将按照每千人不少于4个托位规划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
据悉,上海是全国最早发布托育政策的地区,比全国的政策发布早了整整一年。
2019年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婴幼儿照护”的概念,并确定了“家庭为主,托育补充;政策引导,普惠优先;安全健康,科学规范;属地管理,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这一年被业内称为“托育元年”。
2018年4月28日,上海市市政府为0-3岁的婴幼儿,“最柔软的人群”,出台“1+2”文件,开始受理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的申办。
2020年8月,上海市政府又印发了《上海市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以托幼一体为主,继续推进每年新增50个普惠性托育点,并鼓励各区政府、街镇通过提供场地、减免租金等政府补贴措施,支持社区、企事业单位、园区、商务楼宇等多元主体开设公益普惠的托育点。到2020年底,中心城区实现“一街镇一普惠”;到2022年,全市街镇普惠性托育点覆盖率不低于85%。
还有浙江、江苏、四川、广西、山东、重庆等等省市也在今年相继起草或印发了托育相关的扶持文件。
一系列政策带来的利好,对于市场是一个十分积极的信号,这刺激了很多有教育梦想的社会人士聚焦于托育行业。
二、行业处于早期,供给需求缺口还很大
从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我国的托育行业尚属于发展早期,区域化发展特征显著,市场分布分散。
以北京、上海为例,检索“托育”或“日托”等关键词,可搜索到的托育机构多以单店模式为主,品牌众多,规模化品牌稀缺。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在全国范围内较为知名的托育机构有抱抱熊、多乐小熊、全优加、乐融儿童之家、茂楷托育、睦米托育、爱乐祺、FAMIC放我家等,区域性知名机构有好姑姑托育园、袋鼠妈妈、孩盟国际、小象托育、凯尔诺特国际托育中心等,而单店运营的托育机构更是数不胜数。
托育行业的服务对象为0-3岁的婴幼儿,即2021年托育适龄人口为2021年、2020年、2019年三年的新出生人口。虽然我国新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趋势无法逆转,但我国托育适龄人口基数仍然庞大。
数据显示,2015-2019年,中国婴幼儿托育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15年托育服务市场规模为334.8亿元,2019年扩大到1728亿元。2020年疫情之下,家长不会选择将孩子放在托育中心,因此中国婴幼儿托育服务市场大幅度下降64.54%。随着2021年中国进入后疫情时代,托育服务的市场规模将逐渐回升,预计达到1739亿元。
校长邦新媒体中心调研发现,当前确实有很多家长愿意将孩子送到托育机构,而选择的动机是:长辈年老无力照料孩童、保姆市场不规范存在隐患、现代女性观念转变、孩子教育问题等等。
位于上海静安区的一位家长表示,双职工家庭在孩子的照看上是无解的,尤其是像我们这种长辈年龄大又不住在一起的,而近几年因保姆失误而造成的事故也让我心有余悸,所以一家规范的托育机构对我们的生活确实是起了很大的帮助。
据2021年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约有4200万0-3岁的婴幼儿,其中1/3有比较强烈的托育服务的需求,但现在的实际入托仅为5.5%左右,供给和需求缺口还很大。
三、优惠政策加持,托育市场迎来井喷
随着《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婴幼儿托育行业迎来有序发展时期。而为了托育服务体系能够在全国有效开展,高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优惠政策来吸引大众的参与。
税收优惠方面
2019年6月28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关于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政策的公告》,
自2019年6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承受房屋、土地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的,免征契税;
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的房产、土地,免征不动产登记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土地闲置费;
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的建设项目,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确因地质条件等原因无法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免征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
为社区提供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的机构自有或其通过承租、无偿使用等方式取得并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政府补贴方面
2019年10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指出:对于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按每个新增托位给予 1 万元的补助。
优惠政策刺激下,托育市场迎来井喷。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在业、存续的“托育”相关企业共3.3万家。2019年之前,托育相关企业注册量增长缓慢,2020年新增企业1.2万余家,同比增长237%,这一数据大幅超过过去十年注册量的总和。
截至2021年6月30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托育机构备案系统里,已有4000多家机构通过了备案,目前还有1万多家正积极申请。
校长邦新媒体中心注意到,9月初,国家发改委再次放出大招,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70个亿,支持养老和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其中新增示范性婴幼儿托位6万个。
所以,受到国家和地方大力支持与鼓励的托育行业必然是潜力无限。而且,随着社会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未来托育行业的需求还会水涨船高。
来源:校长邦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内容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本平台对文中观点及准确性保持中立。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