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是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其申报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体,实施以乡镇为主体,以示范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整合各方力量,聚合各类资源,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支点。
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申报工作业已启动,分享一些申报要点供大家参考。
要点一:选产业
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作为农业农村领域明确资金支持的竞争性项目(一定要注意这是竞争性项目),在县级层面来说,可选的产业可能不止1个,有些地方形成了2-3个支柱产业。我们要注意到,产业强镇项目不仅是在本省的某一类产业中竞争,更多的是要在大农业中去评审排名,还要关注到本省已经创建的农业产业强镇所涉及的主导产业,以湖北为例,从2019年开始茶叶和休闲农业产业在省级层面已不列入支持范围。综上,县级层面所选的主导产业一定是列入支持范围且有区域特色、有发展基础、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县域主导产业,最好是确定一个主导产业,且主导产业能细分到某一类,比如红安县红苕产业、南漳县香菇产业、恩施市马铃薯产业。
要点二:选乡镇
农业产业强镇分为创建和实施两大阶段。从创建阶段来说,部分地方在做选择的时候存在一定误区,将产业大镇选出来申报,而所谓的“大”仅仅是在规模上有所体现,殊不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的创建在主导产业发展的多环节都有创建要求,要认真研究创建指南,可以说从科学规划,到良种繁育、绿色生产、精深加工、仓储流通、品牌培育、科技支撑、联农带农等领域都覆盖了,这就要求县级政府所选乡镇的主导产业发展一定是围绕着生产、加工、流通等多环节全产业链来发展,且产业链条长、产业价值高、产业融合比较好的乡镇作为首选,比如恩施市马铃薯产业的三岔镇。要坚决杜绝“人情项目”,否则就算在县级层面进行推荐,到市级、省级还是会被刷,白白浪费一机会。
从后期实施来说,乡镇作为实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的主体,乡镇主体选得好不好直接决定项目的建设成败。县级政府要综合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来选,综合能力强的优先考虑,不仅能保证后续项目资金下达后尽快推进项目,建成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带动县域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还能在项目申报阶段积极协调沟通,保障项目的有效谋划。
要点三:选重点
农业产业强镇后续项目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围绕种(养)基地、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科技支撑、品牌建设、融合发展等全产业链环节进行统筹谋划,坚持“需要什么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哪项弱补哪项”,重点在补短板、强弱项、延链条上下功夫,不能面面俱到。在产业强镇申报条件中明确了主导产业资源丰富、基地建设优势明显、种养业技术先进等必要条件,所以项目建设中要将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扩大销售环节作为重点。
要点四:选主体
项目的建设要依托市场主体,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参与建设的市场主体不能一家独大,也不能多个主体撒胡椒面,建议遴选5-10家市场主体参与建设,满足项目实施周期内至少能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投资意向。所选主体要做到“产业确有需要、自筹资金有保障、建设积极、有联农带农的社会责任”,确保项目建设落到实处。
要点五:分资金
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中央支持资金1000万,结合要点三,要将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扩大销售环节作为重点支持,同时项目资金不能列支与产业发展无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用于楼堂馆所和园林绿化,不能用于基本农田、追溯系统、农机补贴等普惠性政策支持项目,不能列支项目规划设计、土地招标、审计管理等经费。要合理利用中央项目资金,将其作为一个杠杆,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同时要秉承高质量发展原则,不做低效重复建设。
要点六:做方案
实施方案的编制,要符合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实际,不能盲目的瞎编乱造,不能用“高标准就是高投入”的观念谋划项目建设。一般项目的申报时间在1个月左右,建议请专业的机构提前谋划、深入调研、摸清需求、做实方案,单个项目明确到具体建设单位、实施地点,测算出投资及奖补额度,保证项目落地。同时,方案的编写要围绕农业产业强镇申报的条件,将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成效用简洁的语言和数据进行概况,避免出现题文不匹配、语句不通顺、亮点不突出等问题。
来源:湖北省农规院头条号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内容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本平台对文中观点及准确性保持中立。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